NEWS

快插助力下的储能连接器高功率连接

返回
2022-08-29 606
从市场热度来看,储能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发展得非常迅速,是最火爆的市场之一。有关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全球讨论无疑又进一步推动了这个市场的整体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只能通过储能系统ESS来实现,储能系统可以支持将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存储起来,并进行延时、以需求为导向的使用,既可以避免了因向电网输送过多电力而引起的大规模频率波动的爆发,也为网络提供可靠的电力。


在储能系统里,连接器必不可少,一个合适的连接器能够加速基于电池单元的储能系统的安装与能量传输。储能连接器已成为电流或信号连接的关键元器件,储能连接器产品虽然体积小,但功能一点也不简单。从技术角度来说,储能连接器里的两大类,一类是负责传输大电流高电压的功率储能连接器,一类是负责小电流低电压的信号储能连接器。

快速插拔助力下的储能系统

目前储能连接器有两个技术流派,一是快插方式,还有一种是铜排连接。从几家国际知名连接器厂商的产品来看,基本上都是推快插这种技术。但是这种技术流派的选择,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铜排连接是一种软连接,铜排软连接的搭界面采用分子扩散焊技术一次性焊接成型,导电性强,承受电流的能力比较大,在大电流连接方面确实有优势。而且更关键的一点是,单从技术层面来说,铜排连接的一致性相较之下可能会更好一些。这里用的是可能,因为在储能连接上,即便是大家熟知的国际龙头也没法保证在密密麻麻连接件堆积的系统里将一致性保持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当然,铜排连接这种方法带来的安装和维护成本也远高于快插,需要人工现场安装,并且没有防触电安全性不高。

图片
(快插储能连接器,HARTING)

快插技术则体现出了更多优势,首先就是防触电功能,这一点在静态储能系统的最新UL4128标准里做了明确规定。快插的正负极防误插也增加了连接设备的安全性,在结构上比铜排连接安全系数高出了很多。便捷的安装自不必多说,但是设备成本自然会高些。一致性偏弱的问题是快插技术无法回避的,在端子的结构这部分,其设计的内在结构方面就决定了它一致性稍弱,而且快插技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放大余量,连接电阻的一致性不可能不波动,具体能做到什么程度的一致性就看各厂商的技术实力了。

快插技术一般会给予连接器足够的旋转角度,便于快速安装的同时进一步节省布线空间,也利于多方位出线。为了进一步提高安装时的安全性,可以增加视觉锁定控制机制和手指保护触点;为了保证连接过程的准确性,有效的机械编码系统也被加入进连接器中。通过快速插接节省的时间和成本怎么算都是划得来的。

储能高功率300 A连接

储能系统ESS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更高的容量,以往的ESS通常由200 A/800V DC供电,现在应用趋势正朝着更高的能量密度发展,对300 A/1200V DC以及更大规格接口传输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这一趋势下,不少连接器厂商都在开发300 A模块实现在多模块接口中为ESS并行提供电源、数据和信号。

比如安费诺的BarKlip系列,不同模块下每个端子的额定电流高达160A/200A/300A/400A/500A,具有端子位置保证(TPA)功能和多种编码选项;HARTING的Han 300A系列,与成熟的200A模块反向兼容,可以直接连接到母线或者集成到抽屉式储能单元中。国内厂商连动电子在储能连接器件上布局多年,旗下的CNZZ系列可以覆盖120A到400A的大功率连接,快可近期也透露在储能连接上有不少积累,官网给出的数据信息暂时还没有说明电流能力具体能支持到哪个等级。

图片
(储能连接器,快可)

快插技术的储能连接器额定电流在选择的时候最好选择1.3到1.4倍的标准电流,留下一定余量。当然,高功率的前提是安全、可靠和一致性高。

小结

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储能连接器市场体量的不断扩大,在高功率连接之外,快插技术下的连接安全性和可靠性优势都很明显,但是成本也相对高。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储能系统密密麻麻地连接中确保一致性,这是储能连接器发展中避不过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