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製造刻不容緩 如何在永續和成本找平衡?
面對全球產業局勢與疫情等外在環境影響,製造業近年更積極推動數位化、智慧化。而在製造業進行數位化及智慧化的同時,如何確保永續發展,同樣成為製造業者在轉型發展時,需要考慮的重點之一。面對這波市場趨勢,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認為,唯有在永續製造與綠色成本之間取得平衡,才是製造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方向。
製造業者指出,數位化與智慧化,原本就是產業今後發展的方向之一,而疫情的攪局,讓製造業者對於數位化與智慧化轉型的必要性更為重視,並加速相關投資。
研華認為,在疫情推動下,加速數位化與供應鏈重組之外,受到全球ESG風潮的影響,如何藉由ESG落實達成可持續發展,也同樣成為製造業轉型時的主要趨勢之一。
對於製造業進行數位化及智慧化轉型過程中的需求,研華表示,藉由低代碼/無代碼的型態降低進入門檻;再透過完整開發工具協助應用發展,以及可持續性、可擴充性的解決方案,是目前製造業者在從事轉型過程中,最需要的部分。能提供相關協助的業者,即可從中獲得最大的市場商機。
除了進行數位化及智慧化轉型,對製造業而言,投入永續發展與綠色製造也是刻不容緩的目標。特別是隨著全球對淨零減排的重視,在客戶壓力下,綠色製造的重要性與影響,已經絕對不亞於對數位化與智慧化的投入。
但對於製造業者投入綠色供應鏈與永續製造,施耐德電機表示,衡量永續製造實踐的參考指標很多,但是涉及到勞工、能源及維護等部分的經濟成本,其實是業者投入永續發展時首要考量重點。同樣地,在綠色供應鏈建置上,綠色採購及綠色製造則是建立綠色供應鏈時,應該優先關注的部分。
其實,不論是數位化、智慧化或是永續發展、綠色製造,對業者而言最大的考量點,還是與成本有關。但是對於成本的計算,施耐德電機指出,雖然成本是企業決策時的重要因子;不過,如果不投入數位化、智慧化或永續綠色相關發展,衍生出的產品不良率、原物料消/損耗、附屬支援系統費用等隱性成本,有時將成為影響企業利潤的關鍵,所以,如果藉由量化的方式,達成瞭解現況,並藉此改善從而達到企業質變的目標,也是製造業者在規劃企業中長期發展上,需要再三考量的部分。